大巴山位于中國西部。簡稱巴山。廣義的大巴山系指綿延重慶市、四川省、陜西省、甘肅省和湖北省邊境山地的總稱。長1000千米。為四川盆地、漢中盆地的界山。屬褶皺山。東端與神農架、巫山相連;西與摩天嶺相接;北以漢江谷地為界。
大巴山南麓大巴山缺口處的通江縣,歷代舊志皆云“依三巴之舊城,控全蜀之左隅”!昂筮B延于秦隴,則迤邐之荊吳”,北扼“巴梁之沖要”,東扼“蜀楚咽喉”。通江歷史悠久,文化厚重。擂鼓寨新石器遺址是通江史前文明的見證;千佛崖唐代七級浮屠、白乳溪凈土變佛雕,堪稱“國之瑰寶”。頌揚通江山水、風土人情、歷史文化的各類作品卷幀浩繁,有不少被收入《四庫全書》。
通江氣候怡人資源豐富?h境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,光照適宜、四季分明。水資源可開發量達20萬千瓦,鐵、鋁、煤、石膏、大理石、石英、天然氣等礦產資源30余種。全縣林地19萬公頃,森林覆蓋率57.61%。生物資源2200余種,有紅豆樹、楠木和被譽為“活化石”的銀杏樹等珍稀樹種,中藥材2000多種,野生動物103種,紅腹錦雞、大鯢等14種被列為國家級保護動物。這里也是中國銀耳的發祥地。早在清代,通江銀耳就已成為宮廷貢品,醫學專著《本草問答》、《本草詩解藥性論》及《御香飄緲錄》均有收錄,迄今已有100多年的生產歷史。1995年,通江被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正式命名為“中國銀耳之鄉”。2004年,國家對通江銀耳實施了原產地保護。
